第(2/3)页 胡宗宪说的口干舌燥,说完这话,拿出随身带的水壶,喝了一口水。 “升庵先生?他的父亲不是石斋先生吗?怎么会帮周大人?” 赵贞吉满脸不解道。 “这你就不懂了,人在官场,很多时候在什么立场,都是身不由己,石斋先生也是如此,到了他那个位置,想做什么,想说什么,都不能随心所欲了。” “更何况升庵先生作为大明文坛的泰山北斗,品性高洁,想来以前也很痛苦,被陛下和周大人点醒之后,解开枷锁,自然无所顾忌,一心为大明,岂不快哉?” 胡宗宪虽然比赵贞吉小了几岁,但言语之间却要比赵贞吉显得老成不少。 “确实如此,倘若我以后入朝为官,定要像周大人和升庵先生这般,为国为民。” 赵贞吉满脸振奋道。 “你是不是觉得周大人做的事就到此为止了?” 胡宗宪瞥了一眼赵贞吉道。 “周大人还做了什么?” 赵贞吉一听这话,顿时来了精神,胡宗宪既然这么说了,那就意味着周大人做的事肯定远不止如此。 “周大人到了苏州府之后......” 胡宗宪两人一路上一边寻找周楚的下落,一边谈论着周楚的过往。 等到胡宗宪如数家珍一般,将周楚做的事说完后,赵贞吉满脸震撼。 “名臣!纵观有明一朝,也找不出像周大人这样的名臣了。” 赵贞吉呢喃道。 “再加上元宋,也没有能比得上周大人的。” 作为周楚的狂热粉丝,胡宗宪直接将周楚再次拉高了一个高度。 这也难怪,宋朝虽说有很多名臣名将,但离胡宗宪太远,周楚却是活生生的在他们面前的人物,这种滤镜,让他们没办法客观的去评价周楚。 “就你?还敢和周大人相提并论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