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秋狝大典最终在一种看似盛大、内里却暗流汹涌的氛围中落下帷幕。永和帝携皇室宗亲、文武百官浩浩荡荡返回京城,然而围场刺杀案的阴影,却如同乌云般笼罩在皇城上空,久久不散。 靖王府 · 明察暗访 回到靖王府,萧景玄臂上的伤已结痂,但心中的警惕却提到了最高。刺杀事件虽未追查到真凶,但淬毒的军制弩箭已足够说明许多问题。对方能调动这等资源,且在皇家围场布局,能量和胆量都非同小可。 “殿下,围场刺客的线索几乎全断了,对方处理得很干净。”顾昀面色沉重地汇报,“不过,‘影’在排查当日所有参与秋狝的侍卫、杂役背景时,发现有几个来自北疆军中的好手,是临时被王璟调入其护卫队的,秋狝结束后便迅速离开了京城,行踪不明。” 萧景玄眼神微冷:“北疆军中好手……王璟……” 他指尖轻叩桌面,“看来,我们这位王尚书,为了除掉本王,倒是舍得下本钱。不过,仅凭这点,动不了王崇焕的根本。” 他沉吟片刻,道:“既然明面上的线索断了,那就从别处入手。父皇对此事极为震怒,心中必然存疑。我们不必急着指证谁,只需将‘北疆军中好手曾混入王氏护卫队’这个消息,巧妙地透给忠于父皇的暗卫知道即可。父皇自会去查。” “是,殿下。”顾昀领命,又道,“宫中传来消息,沈姑娘那边一切安好,只是司制司走水之后,她似乎更加深居简出,但暗中仍在留意含章殿和内府库的动静。” 听到沈青澜无恙,萧景玄紧绷的心弦稍稍放松,但随即又为她仍在冒险探查而担忧。“告诉她,一切以自身安全为重,含章殿和内府库之事,可暂缓,本王自有计较。” 他绝不能让她再因自己而陷入险境。 司制司 · 抽丝剥茧 宫内的沈青澜,确实如萧景玄所听闻的那般,表面上更加低调谨慎,每日只在司制司处理日常事务,极少外出。但那场突如其来的火灾和那片特殊的封条残片,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,在她心中激起了更大的探究欲望。 她并未将残片之事告知任何人,包括张司制。她只是凭借过目不忘的记忆,反复在脑海中比对那残片上的印记。终于,在一份陈年的、关于边境互市贡品入库的记录副本的角落,她看到了一个极其相似的印记!那份记录显示,带有此印记的箱子,是数年前由北疆某部族作为贡品送入内府库的,当时经手登记的,正是如今那位与兵仗局往来密切的内府库管事! 北疆贡品、内府库管事、兵仗局、含章殿异常用度、秋狝刺杀可能涉及的北疆军中好手……这些看似散乱的线索,仿佛被一条无形的线串联了起来! 一个大胆的推测在沈青澜脑中形成:是否有一股势力,利用北疆的渠道(可能是部族,也可能是军中败类),将某些违禁或特殊的物资,通过内府库的某个管事,辗转送入宫中,甚至可能流向含章殿?而秋狝刺杀,或许也与这股势力有关? 这个推测让她不寒而栗。若真如此,则这股势力不仅渗透了宫闱,还可能勾结边军,其图谋恐怕不仅仅是针对萧景玄个人! 她知道这个发现至关重要,必须立刻告知萧景玄。但经过火灾警告,她深知传递消息的风险更大了。她必须想一个万全之策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