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七章 深宫烬余·池鱼之殃-《燕宫阙:凰途逆袭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是,宫女端上,下官曾碰触过碟沿。”

    “哼!”姜公公冷哼一声,将卷宗一合,“人证物证俱在,你还有何话说?为何要毒害三皇子?可是受何人指使?从实招来,或可免受皮肉之苦!”

    沈青澜抬起头,目光平静地迎上姜公公审视的视线:“姜公公明鉴,下官昨日确曾碰触碟子,但并未下毒。下官与李嫔娘娘、三皇子素无往来,更无冤仇,动机何在?仅凭一名宫女指认碰过碟子,便断定下官下毒,是否过于武断?那梅子经手之人恐怕不止下官一人,为何独独认定是下官?再者,下官若有心下毒,又岂会留下如此明显的证据,让人轻易指认?”

    她逻辑清晰,反问有力,竟让那姜公公一时语塞。

    姜公公眼中闪过一丝恼怒,他在慎刑司多年,见过的犯人无数,哪个进来不是吓得魂飞魄散,这女子竟如此镇定?

    “巧言令色!”姜公公一拍桌案,“看来不用刑,你是不会招了!来人——”

    “公公且慢!”沈青澜提高声音,“下官虽人微言轻,但也知宫规国法。无确凿证据,便对女官动用大刑,恐怕于理不合。若屈打成招,冤枉无辜,他日真相大白,公公又如何向皇后娘娘、向陛下交代?”

    她这是在赌,赌慎刑司虽手段酷烈,但也并非全然不顾程序,尤其是在涉及皇嗣、又没有铁证的情况下,他们也不敢轻易将她这个尚有官阶的女官折磨致死。

    姜公公脸色阴沉不定。他确实接到了要“严加审讯”的暗示,但也知道此案敏感,沈青澜背后似乎还牵扯到如今风头正盛的靖王……若真弄死了,后续麻烦不小。

    “好个牙尖嘴利的丫头!”姜公公阴恻恻地道,“不用大刑,便以为慎刑司奈何不了你了吗?来呀,请沈姑娘去‘静室’,好好想想!”

    所谓“静室”,实则是狭小阴暗、隔绝一切光线的水牢或地窖,人在其中,不出几个时辰便会感到无尽的孤独、寒冷与恐惧,精神极易崩溃。

    两名刑役上前,粗暴地将沈青澜拉起,推向刑房深处那扇更显阴森的铁门。

    靖王行辕 · 惊闻噩耗

    北疆,靖王临时行辕。

    萧景玄刚刚部署完对兀良哈部先锋的一次反击,正准备稍作歇息,顾昀便一脸凝重地快步闯入,甚至来不及通传。

    “殿下!京城急报!”顾昀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紧绷。

    萧景玄心头莫名一紧,接过密报迅速展开。当看到“三皇子中毒,沈青澜涉嫌,已被押入慎刑司”一行字时,他周身的气息骤然变得冰寒刺骨,仿佛连帐内的炉火都瞬间熄灭。

    “砰!”他手边的茶盏被扫落在地,碎裂声在寂静的军帐中格外刺耳。

    “慎刑司……”萧景玄的声音低沉得可怕,眼中翻涌着滔天的怒火与杀意,“他们竟敢动她!”

    他瞬间便明白了。这是调虎离山,釜底抽薪!利用他离京、无法及时回护的时机,以雷霆手段构陷青澜。目标不仅是除掉青澜,更是要借此打击他!若青澜被坐实谋害皇嗣的罪名,他萧景玄必受牵连,轻则失去圣心,重则被逐出权力中心!

    好毒辣的计策!一石二鸟!

    “王崇焕……德妃……还有含章殿背后那人……”萧景玄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名字,“他们联手了?”

    “殿下,现在怎么办?慎刑司那种地方,沈姑娘她……”顾昀焦急万分。他深知慎刑司的可怕,沈青澜一介弱质女流,如何能承受?

    萧景玄强迫自己冷静下来。愤怒解决不了问题,他必须尽快想办法。

    “立刻传信给周振,让他动用一切力量,务必保住青澜性命,绝不能让慎刑司的人对她用重刑!必要时,可亮出本王的名号!”萧景玄语速极快,“另外,让我们在宫里所有的人,不惜一切代价,查!查那个指认的宫女背景,查昨日经手梅子的所有人,查太医的诊断细节,查任何可能的破绽!还有,查德妃和王崇焕近日的所有动向!”

    “是!”顾昀领命,却又迟疑道:“殿下,如此一来,我们在宫中的暗桩恐怕会暴露大半……”

    “暴露便暴露!”萧景玄斩钉截铁,“青澜若有恙,我要他们全部陪葬!”

    他走到案前,铺开信纸,笔走龙蛇,字迹带着凌厉的杀气。这是一封写给皇后娘娘的密信。他在信中首先表明对三皇子安危的关切,继而以项上人头担保沈青澜绝非下毒之人,指出此案疑点重重,恳请皇后娘娘明察,勿使忠良蒙冤,令亲者痛仇者快。同时,他也写了一封给永和帝的奏报,以军情禀报为引, subtly (巧妙地) 提及京城似有暗流涌动,有人欲借宫廷之事扰乱后方,影响北疆战事,请父皇圣心独断。

    他知道,远水难救近火,他必须借助一切能借助的力量,为沈青澜争取时间。

    “八百里加急,立刻送回京城!”他将信件交给顾昀,眼神深邃如寒潭,“告诉冯京兆,之前让他查的事情,可以收网了,先从韩青入手,撬开他的嘴!本王要知道,德妃究竟许诺了他什么,又让他做了什么!”

    慎刑司静室 · 黑暗中的坚守

    所谓的“静室”,比沈青澜想象的更为可怕。不足方丈之地,四壁阴冷潮湿,伸手不见五指,唯有头顶极高处有一个小小的透气孔,漏下一点微不可察的光线。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霉味和一种陈年血污的腥气。地面有浅浅的积水,冰冷刺骨。

    沈青澜蜷缩在角落里,抱着膝盖,试图汲取一丝暖意。寒冷、黑暗、死寂,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她的意志。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,仿佛过去了很久,又仿佛只是一瞬。

    她想起了父亲蒙冤时的悲愤,想起了家族离散时的无助,想起了初入宫廷时的战战兢兢……然后,想起了那个雪夜,萧景玄如同天神般出现,对她伸出了手,给了她希望和力量。

    “我助你沈家昭雪,你助我问鼎天下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