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也没什么大事,就是来给谢玉姝问个安,顺便联络联络感情。 如今村里九成人家都跟谢宝田种了药材,虽然没确定收成,种的不多,但也一家种个二三亩,正常过日子足够了。 但是人哪有不贪财的,都想多点收入,几位族老的意思是,问问谢玉姝还能不能带着族里的后生做点什么? 这个谢玉姝还真不想答应,说白了,她那套产业不想族里人插手,升米恩斗米仇,族里人走的近了,更有理由瓜分自己产业。 何况她从低谷走出来,又不是没见过他们以前是怎么冷眼旁观自己这一家子被欺负的。 不过不想带归不想带,也没必要直说把人得罪了,于是扯个由头道 “我那边也不是我自己说了算,还有一半是朝廷的股。 安排个一两个人倒也能安排,可是族里的孩子都不识字,去了也只能出苦力,那就犯不上了,而且安排谁,不安排谁也是个问题。 倒不如这样,我再出一百两银子给族里买些地,收成用来给族老和执事堂的后生开月钱,也不叫你们白受累。 平摊下来,每家都多了份收成,还能兼顾家里,一举两得。 同时分出一部分照顾一下村里的孤寡老人。 守着家,还能赚些钱,总比去那边出苦力强。” 一百两银子,如果买荒地能买十到十五亩,(看土质肥瘦)种药材,经营好了,足够这些开支了。 几位族老和后生们听谢玉姝不愿带人,还有些失落,但听到谢玉姝给买地,在村里也能赚一份工钱,立马起身跟谢玉姝道谢。 又说了几句话,再次谢过谢玉姝,便各自回去了。 谢玉姝如此答对,谢宝田也很满意,此举直接让村里的“领导班子”有了稳定收入,大家做起事来,也更尽心。 而且还把年轻后生留在村里,保证了村里的有生力量。 说句不好听的,万一跟别的村子发生争执,村里后生多,干架都不带怕的。 村里执事堂的人,一般都是一家出一个青壮,不单负责惩戒犯错的族人,还负责安全守卫。 第(2/3)页